中国快时尚巨头Shein首次在澳洲实现年销售额突破10亿澳元,超低价服饰的迅速流行使其一跃成为澳洲最大的零售商之一。
报道称,Shein与其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Temu的迅猛崛起,已对澳洲本地零售商造成了冲击,从百货公司集团Myer到线上平台Catch。Catch由Wesfarmers控股,但由于多年亏损,目前正逐步关闭。Shein、Temu以及老牌对手Amazon都在销售从玩具、服饰到智能手机和电子产品等各类商品。
(图片来源:《澳洲金融评论报》)
Shein于2022年进入澳洲市场,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在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12个月中,销售额达到12.3亿澳元,较前一年的9.79亿澳元大幅提升。同期利润也从1060万澳元增至1520万澳元。
这份财报涵盖的时间早于特朗普政府宣布的一系列关税措施,美国政府针对中国施加高额关税,同时取消了“低值免税规则”(de minimis rule),该规则允许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免税进入美国。这一政策变化曾打乱Shein赴伦敦上市的计划。Shein总部位于新加坡,原本还曾考虑在纽约上市,但此计划亦被搁置。
相比之下,澳洲本土快时尚珠宝品牌Lovisa的年收入约为7亿澳元;而拥有Hype、Platypus、Hoka与Stylerunner等多个品牌、在澳洲运营超过900家门店的Accent Group,其年收入为16亿澳元。
Myer在上一个财年收入为32.6亿澳元,并特别指出Temu与Shein的崛起是其寻求与Premier Investments旗下多个时尚品牌(如Just Jeans、Dotti和Portmans)合并的重要理由之一。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网络)
Shein在澳洲销售量的迅速增长,还得益于其在TikTok和YouTube上大量聘请网红进行开箱与试穿宣传。据网络分析公司Semrush数据,Shein网站已成为澳洲访问量最高的时尚电商平台之一。
提交给澳洲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的文件显示,Shein在澳洲的分部Shein Distribution Australia由总部位于新加坡的Roadget Business全资拥有,而最终控股企业为注册于著名避税天堂开曼群岛的Elite Depot。
Shein去年向Roadget支付了逾10亿澳元的商品与服务费用,并缴纳了近650万澳元税款,高于2023年的450万澳元。此外,该公司向高管支出了高达1.72亿澳元的薪资,相较前一年的1.28亿澳元亦有显著提升。
报道称,财报中列出的唯一董事是Jessica Ji,根据其LinkedIn账户显示,她是一名品牌专家。
投资银行Jarden的研究主管Ben Gilbert指出,尽管消费者信心有所回温,但随着Amazon、Temu与Shein的扩张,零售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
他表示,现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投资于“供应链与电商平台”,以提升整体市场规模、消费者触达率与品牌盈利能力,“类似于Walmart在海外成功实施的模式”。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Jarden的研究数据,18至34岁的年轻消费者在线购物的频率几乎是年长群体的两倍,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有免费退货服务、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选项,以及更快的物流配送。
Gilbert指出:“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认为Amazon、Temu和Shein已经提高了他们对送货速度的期待。对于依赖年轻人的品牌而言,在品质、价格、品类及售后体验等方面的投资至关重要。”
Shein销售的大部分商品都在中国生产,因此面临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重大挑战。上周,Shein和Temu同时向美国用户发布通知,称从4月25日起商品价格将因新规而上涨。为应对挑战,Shein正积极探索从越南采购产品的可能性,越南不像中国那样面临相同的高额关税,且仍可享受低值商品免税的规则。
据《金融时报》报道,Shein最近的估值为660亿美元(约合1030亿澳元),但部分投资人及管理层希望在公司未来首次公开募股前下调这一估值。该报还指出,Shein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19%,达到38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