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25年,留学生这一群体,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口气,来抵御世界带来的冷风。
一边是美国对留学生政策的反复收紧,身份审核一日三变,未来不可预测;
另一边,是国内社会氛围的微妙变化,从热情欢迎到小心防备,从期待骄子到质疑忠诚。
仿佛一夜之间,留学生成了夹缝中最孤独的群体。
有人打趣总结:“出国,被懂王当成小偷;回国,被董后当成小偷。”
他们笑着讲述,但故事背后,都是无法言说的艰难。
2025年春季以来,特朗普政府在留学与工作签证领域持续收紧。
据多家美国移民律师事务所及行业观察反馈,随着审查标准趋严和材料要求增加,F-1签证与OPT工作许可的个案处理周期出现不同程度延长。部分敏感领域(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半导体)的毕业生在申请过程中被要求提交更多补充材料,个别案例的审查时间甚至超过180天。
此外,美国移民局(USCIS)于2024年初改革了H-1B抽签注册流程,引入受益人绑定机制,加强注册真实性审核。尽管这一调整主要着眼于流程公正,但业内普遍反映,对敏感专业和特定背景申请人的审查标准同步收紧。
与此同时,整体审查趋严,使国际学生的身份维护难度显著上升。
据NPR与《华盛顿邮报》报道,仅在2025年初,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因内部系统错误及审查策略调整,导致近5000名国际学生的SEVIS记录被异常终止,部分学生因此失去合法身份,被迫离境或重新申请身份修复。
图源:NPR官网
大量留学生遭遇了“Offer撤销潮”。
有些中国留学生甚至因为OPT审查延误,无法在入职期限内拿到工卡,只能终止合同。
对留学生来说,这种变化的真正残酷,不只是某一次签证失败,不只是某一份Offer失而复得。
最深的打击,是未来本身失去了可预测性。
在传统印象中,只要成绩足够好,履历足够优秀,就能留在美国,融入体系,开拓事业。
而现在,即使顶尖名校毕业,即使项目经历丰富,即使顺利拿到心仪岗位,一纸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动,依然能轻易让一切归零。
选择留学,本是一次理性且长期的投资决策。
但当规则本身不断变动,当政策像风一样反复无常,留学生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工作机会,而是对未来可以掌控、可以规划的基本信念。
他们被迫学会:
努力本身,不一定能对抗环境;理性决策,也可能败给非理性的时代。
在这种不确定感之下,连做梦,都需要小心翼翼。
如果说在海外,留学生们被外界质疑的是动机;
那么回到国内,等待他们的,是社会心态的微妙降温。
4月,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一句“海归里面有间谍,我们绝不用海归”,引发轩然大波。
虽然这未必代表主流声音,但事实是,近年来,对“海归”的标签化认知确实在社会中逐渐扩散。
根据多家招聘平台发布的最新就业趋势报告,海归学历在求职市场上的优势正在减弱。
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求职者的落地能力、长期发展意愿,以及对国内市场的适应度。
简历上的海外经历,仍然意味着开阔的视野和学术积累,但同时也需要通过更多本地经验、文化认知,来重新验证归属感和可持续性。
在不少企业的招聘过程中,留学生们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在部分行业或特定岗位的求职阶段,有人被要求补充更多关于海外经历、实习内容的信息;
有海归反馈,在内部晋升过程中,因履历背景特殊,被要求延长观察期,晋升节奏被隐性放缓;
在职业社交场合,也有人反复被问及敏感问题——“你回来多久了?”、“有没有再出国的打算?”
留学生不再是过去那个被默认赋予光环的“稀缺资源”,而成了用人单位眼中的“需要额外了解和观察的变量”。
事实上,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这种谨慎也并非毫无道理。
单凭一段海外经历就被赋予光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如今,留学生需要用更扎实的本地经验、更稳定的长期规划,来重新证明自己的归属感和可持续价值。
他们面对的,不是个别偏见,而是整个社会心理、用人逻辑的系统性调整。
归根结底,留学生今天面临的困境,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时代变化带来的结果。
全球化的信任体系出现了裂痕,地缘局势愈发紧张,各国社会的心态也在收缩。与此同时,国内的用人标准趋向稳定与可控。
曾经,留学几乎等同于更广阔的机会;而现在,这条路却变成了一场漫长的旅程,需要不断重新验证身份和归属感。
他们曾是连接世界的人,如今却不得不接受小心翼翼的审视——不仅要证明能力,还要证明自己属于哪里。
而这一切变化,来得几乎无声无息。
留学生们早就习惯了努力、适应和竞争。但真正让这条路变得更沉重的,并不是能力本身,而是时代带来的不确定,以及在不断变化中,需要一遍遍自证存在和信任的无形压力。
还好,他们并不孤单。
国家始终关心着留学人才的归国之路。2024年末,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点击查看),明确提出:要优化回国创业就业环境,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积极吸引和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
方向已经清晰,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但真正的归属感,终究要靠每一位归国者,靠一步步走出来,靠一点点积累争取。
时代在变,路上有起伏、有挑战。但那些始终向前的人,依然值得被看见,也值得被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