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0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游客没了 泰国称中国抢走中国游客?(组图)

[复制链接]

34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40068
帖子
340069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把中国游客抢走了? 泰国你猜猜“中国游客”为啥叫“中国游客”? 在全球旅游版图之中,中国游客,从来就属于中国本身。 他们的脚步、选择与消费,源自自己的意愿,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外市场的“既定资产”。 因此,所谓“被中国竞争(抢走)中国游客”的说法,本身便不太成立。


正确的问题,从来不该是——“泰国,为何失去?” 而应是更积极、更现实的提问:“泰国,如何再次吸引中国游客远道而来?” 在今天,全球旅游业竞争空前激烈。日本在更新购物体验,新加坡在优化入境便利,中国则在以更完善的政策和基础设施重新塑造游客流向。 而泰国,若想继续站稳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之列,就必须明白:游客不会无缘无故离开,也不会无缘无故归来。 打铁还需自身硬,唯有真正提升吸引力,才能在变化的浪潮中,把握自己的未来。


中国成泰国旅游业新竞争对手? 业内呼吁内阁加快改进步伐! 近日,据泰媒报道,泰国旅游与体育部次长娜莉娅(Narumon Pinyosinwat)女士坦言,中国游客赴泰数量下降已引发相关部门的深切担忧。 她指出,旅游业作为泰国经济最后的强劲创收引擎,其波动关系重大,而真正令人忧心的,并不仅是中国游客减少本身,而是泰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中,正逐渐失去与日本、越南等国家竞争的能力。


娜莉娅指出,中国政府近期大力推出各项刺激旅游消费的政策,包括加快吸引全球游客赴华旅游。 例如,中国目前对外国游客实行13%的购物退税政策,极大提升了游客在当地购物、用餐和消费的意愿,这一策略与日本长期以来的旅游吸引手段相似,每年都成功吸引大量游客以购物为主要动机前往。


她进一步表示,泰国方面早在2024年便开始讨论为外国游客提供免购物税与增值税退税的便利政策,但迄今财政部方面仍在研究阶段。 如今,随着中国加快布局,泰国不仅面临失去游客数量的风险,更在全球旅游市场竞争中新增了一个强劲对手。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速行动,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


泰国旅游观光协会(ATTA)名誉秘书长阿迪(Adith Chairattananon)先生亦指出,中国正在积极打造便利游客消费的体系,例如优化旅游税费、推广快速退税服务,这些措施极大提升了游客的消费意愿与人均开支。 若泰国在应对措施上反应迟缓,恐将进一步削弱其旅游业竞争力。


阿迪补充道,中国不仅在退税政策上动作频频,还对54个国家实行了过境免签政策,允许外国游客在华停留240小时或10天,大幅降低入境门槛,助力吸引国际游客流入。 同时,日本作为中国游客重要目的地,通过完善的免税购物系统同样获得显著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3月,日本免税消费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至219%,其中中国游客贡献了约50%的份额。 当前,全球旅游版图正在快速重塑。面对竞争加剧的格局,泰国若希望稳固其作为全球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亟需以更高效、更系统的政策应对新形势。


中国游客仍是总量 第一今年已累计突破160万人! 尽管与去年相比,中国游客数量大幅减少,但赴泰人数总量仍是第一。 4月29日,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长索拉翁公布最新外国游客数据称,2025年4月21-27日期间(上周)赴泰外游数量达569,532人,较上一周增长了35,577人、增长6.66%,日均入境游客约为81,362人。


数据显示,上周赴泰外国游客中,数量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马来西亚(83,419人)、中国(75,903人)、印度(51,621人)、俄罗斯(30,249人)和韩国(21,427人)。 其中,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度游客较上周分别增长了40.92%、32.02%、23.45%和12.29%,而俄罗斯则是下降了10.65%。


此外,截至4月28日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4月27日数据赴泰外国游客数量累计达11,841,911人,游客创收累计约5656.08亿泰铢,而游客累计数量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 中国:1,600,600人; 马来西亚:1,484,588人; 俄罗斯:865,634人; 印度:729,414人; 韩国:571,409人。


中国抢客? 泰国旅游业真正的敌人,是自己 近期,泰国旅游界密集发声,直言中国游客锐减、旅游市场受挤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然而,真正值得泰国反思的,不是外因如何变化,而是内因正在悄然动摇。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泰国仍想继续作为全球顶尖旅游目的地,中国游客自然还会回来。 深入观察可以发现,泰国旅游业正在面对四大内部困境。


性价比优势丧失 价格与体验失衡 过去,“高性价比”一直是泰国旅游吸引全球游客,尤其是中国游客的重要标签。 物美价廉的住宿、美食、娱乐体验,使得泰国长期稳居中国游客出境游首选之列。 泰旅业鼎盛时期,类似《100元可以在泰国买多少东西?》的“高性价比文章”随处可见。 而更深度的“诗与远方”,那些“泰国治愈系帖文”,也几乎围绕着泰国适合生活的平实与无需昂贵的简单美好。


然而,随着泰国物价上涨、旅游服务费用攀升,许多游客逐渐感到—— 泰国不再便宜了,但服务体验并未同步提升。 当泰国旅游成本接近日本、韩国甚至越南,而在服务精细度、公共设施、消费体验上却难以匹敌时,泰国传统的吸引力正在迅速流失。 在出境游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性价比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国游客决策的重要因素。 如果泰国不能重新平衡价格与体验,那么失去的,不单是一次次行程,还是长期忠诚度。


体验创新滞后 产品供给单一 随着中国游客消费能力提升,旅游需求也在转型。 群体从简单打卡转向深度文化体验、个性化行程、康养度假、精品小众旅游。 但目前泰国多数旅游产品仍以传统观光型、购物型为主,缺乏创新型、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难以满足新一代中国游客“花得起、挑得更高”的需求。


本质上,长期留在泰国的中国群体不知还能前往哪些“未开发新型景点”,而对于短期赴泰的中国游客而言,除了大皇宫、便是玉佛寺。 结合历史的深度游,泰国似乎缺乏对自由行游客的引导——中国自由行游客,若自行前往彭世洛府南帕亚佛寺,该如何在现场了解那段震撼的历史。 大城府及素可泰王朝遗迹,外国游客可否VR体验当时的泰国民众,如何生活在那片平静却顺势的兴旺土地之中。 视觉技术、人工智能已经在高速飞跃,单那个泰国,似乎还是当年的泰国。游客重返,或许更多出于“情怀重温、故地重游”以及“返璞归真,体验原始”。 全球出境游趋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泰国如果不能及时拓展产品供给、提升文化体验、差异化竞争,将很难留住高端市场份额。


便利性和消费环境 尚未形成系统优势 对比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国在签证简化、支付便捷、退税优化方面的迅速布局,泰国在提升游客便利性上的动作仍显缓慢。 例如: 免签政策范围窄、入境卡手续增加; 退税流程复杂、覆盖面小; 一些旅游区仍存在外语指引不足、游客服务标准化低的问题。 显然,在全球出境游市场中,谁让游客感到更“简单、轻松、划算”,谁就能赢得未来。 泰国要想在激烈竞争中逆转局势,必须加快全面升级游客便利化体验。


经济压力下 中国游客更理谨慎 不可忽视的是,中国游客对泰国的感情基础依然存在。 无论是对泰国文化的喜爱、热带气候的向往,还是对泰式服务的好感, 中国游客始终把泰国列为心中重要的出境游目的地之一。


然而,经济因素正成为重要掣肘。 受全球经济放缓、中国游客消费趋于理性影响,出境游支出正在被重新审视。 许多游客即便心中倾向泰国,也不得不精打细算,在价格、体验与便利性之间做出更谨慎选择。 尽管那句话仍是流行——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读万卷书,也与行万里路相对。 可外出旅游,终究不是如“一日三餐”般的必需品。


于是,泰国无需再称“中国抢客”,因为比起外出旅行,经济型的中国游客,在当下更愿意选择“王者荣耀”、“微信读书”、“居家刷剧”。 这些“精神旅行”,本不需要花太多的钱;而如果中国游客花了比“精神旅行”更多的赴泰旅游费用,还不能取得更高的“身心精神情绪价值”。 那么,中国游客赴泰的意义是什么? 只是来送钱? 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泰国更应清醒认识到: 留住游客,靠的不是情怀,而是实打实的性价比、体验感和安全感的真实提升。


外因只是表象,内因决定未来。 中国游客,本身就完全属于中国,不存在抢泰国或者与泰国竞争的说法。 正确的表述,应当是“泰国如何吸引中国游客赴泰旅游”,而不是“为何中国旅业竞争抢走中国游客”。 因此,面对中国游客流失,泰国不应将原因单纯归咎于“中国抢客”。


眼下,全球旅游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真正决定泰国旅游业未来走向的,始终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是否能重新找回价格与体验的平衡? 是否能快速推出创新型、个性化、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 是否能真正建设一个便捷、安全、友好、舒适的消费环境? 如果这些答案是肯定的,泰国不仅能迎回中国游客,还能在全球旅游版图中持续巩固自己的地位。 在出境游趋势变化的新格局下,主动创新,提升核心内力,才是泰国旅游业赢回未来的唯一答案。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