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发现,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移民母亲生育的男孩数量多于女孩,这一现象引发了专家对澳洲存在性别选择性堕胎问题的担忧。
(图片来源:News)
据澳洲新闻集团报道,这项由Edith Cowan大学研究人员开展并发表在《全球公共卫生》期刊上的研究指出,“这几乎可以肯定”源于一些国家的女性更重视生育男孩——她们在孕期早期通过血液检测得知胎儿性别后,会选择终止女孩妊娠。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提到:“印度和中国母亲的早期人工流产率远高于澳洲本地母亲,这与无创产前检测技术的普及相吻合。”
“这项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观察性证据,表明海外出生的母亲中存在男婴性别比例偏高的现象,这似乎是因为产前性别鉴定后对女胎进行了选择性流产。”
该研究基于1994年至2015年间新州和西澳210万例出生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澳洲本地出生的母亲所生子女的性别比在自然范围内(每100名女孩对应105名男孩)。
(图片来源:News)
然而,中国出生的母亲每100名女孩对应133名男孩,印度出生的母亲对应132名男孩,英国出生的母亲对应115名男孩。
此外,中国出生的母亲在生下男孩后停止生育的可能性比其他移民群体高9%。研究人员表示:“至关重要的是,需要探讨这些行为如何影响出生性别比(SRB)趋势,尤其是在澳洲这样的多元文化环境中——来自历史上性别比失衡国家的移民可能在新定居国仍保留重男偏好,并进行产前性别选择。”
“澳洲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拥有大量来自亚洲和其他重男文化地区的移民。这种文化偏好结合无创产前检测(NIPT)服务的可及性,很可能是性别比失衡的原因。”
在澳洲,除避免性别相关疾病的豁免情况外,利用试管婴儿技术进行性别选择属于禁止行为。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最可能进行女孩堕胎的是移民女性。
围产期流行病学家、首席研究员Amanuel Gebremedhin表示,“某些移民群体中显著失衡的出生性别比几乎可以肯定是人为干预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父母最早在妊娠10周就能确定胎儿性别,”Gebremedhin表示,“鉴于澳洲许多辖区允许在妊娠22-24周内按需堕胎,这为父母提供了考虑是否继续妊娠的时间。”
Edith Cowan大学的这项研究是最新证据,表明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洲等西方高收入国家,亚洲移民中男婴性别比偏高的现象正在加剧。
2015年,SBS委托澳洲统计局(ABS)的数据显示,印度出生的父母每100名女孩对应108.2名男孩,中国出生的父母对应109.5名男孩。
(图片来源:News)
人口学家Christophe Guilmoto曾合著2012年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关于亚洲性别选择的报告,他表示这些数据表明澳洲存在相关行为。
“我认为没有其他解释,”Guilmoto当时表示,“当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后发现,这两个群体的出生性别比与其他人群的差异并非随机,我们就知道存在问题了。
“影响胎儿性别的方法很少,最常见的就是性别选择性堕胎。”
Gebremedhin指出,这些发现表明需要讨论“基于男性的性别选择行为的后果”,并强调这可能会强化性别不平等,给女性带来“必须生儿子”的压力。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UN)的研究同样发现,在全球某些存在男性性别选择问题的地区,其驱动因素是根深蒂固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女性在生活各方面均面临歧视。
“尽管要维护身体自主权,但应劝阻性别选择性堕胎,因为它会削弱对性别平等和非歧视的广泛承诺,”Gebremedhin说。
此前,WHO和UN曾警告,禁止因性别选择而堕胎可能对女性造成伤害,“并可能危及她们的健康和生命”。
尽管中国和印度移民的新生儿性别存在偏差,但人口统计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Simon Kuestenmacher表示,澳洲的性别比例可能仍将保持平衡。
“这不会导致澳洲男性过多,因为70%的人口增长来自直接移民,而通过技术移民、国际学生和背包客等渠道,我们接收的女性仍多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