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20日,一年一度的“数学界世界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在澳大利亚阳光海岸举行。
来自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最强大脑们在这里进行同场竞技。
其中,中国队共计在IMO上拿下过24次第一,更是连续5年,中国队都荣登团体冠军宝座。
甚至在其他国家代表队中,华裔少年的身影也是随处可见。
例如东道主澳洲队的全家福照片中,几乎都是华裔/亚裔面孔。
再比如,加拿大数学会(CMS)此前公布了代表国家出征的6人“梦之队”名单,竟然全都是华人。
看到如此阵容,有人或许会产生疑问:加拿大是故意从华人中选拔奥数选手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六位选手都是凭借在加拿大数学公开挑战赛(COMC)和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CMO)等全国顶尖赛事中的卓越表现,被层层选拔,最终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锁定了国家队席位。
加拿大非常卷教育的印度裔穷尽全力也没能从华人孩子手里拿走一个席位。
更有意思的是,去年美国奥数国家队的选手们也全部都是华人面孔,当时还以2分的优势挤掉中国队夺得了团体金牌,终结了中国队的六连冠。
去年,国际奥数赛组委会把这65年来所有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排在第一的是代表加拿大国家队出战的华裔“天才小子”宋卓群(英文名 Alex Song)。
宋卓群(中间留长须者)
宋卓群1997年出生于中国天津,五岁时随父母移民加拿大,高中时随家人移民美国,在美国的Phillips Exeter Academy学习。
2015年,18岁的宋卓群最后一次参赛,那年他不负众望,再次夺得金牌。
那次比赛也使他成为全球104个国家600名参赛者中唯一获得满分的选手。
而那一年的加拿大奥数国家队也是全华班。
如今他担任加拿大奥数国家队的主教练,说起来,这一次代表加拿大出征的华人选手们还都是他的“学生”。
提到宋卓群高中曾就读的Phillips Exeter Academy,这是一所精英寄宿高中,历来盛产数学竞赛冠军,而这一切要归功于北大少年班毕业的冯祖鸣和他的学生罗博深。
在这所私立高中,冯祖鸣利用“哈克尼斯”椭圆形桌,以一种鼓励人人参与讨论的互动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控”课堂,并在此过程中对数学逐渐产生兴趣。
“你认为老师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题目?这道题目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它的模型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每次冯祖鸣给学生布置题目前,总会发出这“灵魂三问”。
“这些提问,是希望帮助学生从单纯的做题,回归到对数学思维的培养上。”冯祖鸣说。
正是这样的教学,让菲利普斯埃克塞特高中成为美国数学竞赛国家队的“摇篮”。
“数学家们从0到1的发现和探索精神,是最应该传承给学生的。”
2014年,冯祖鸣的学生罗博深接棒总教练,他让美国国家队的光芒变得更为耀眼。
由此可见,华人的数学天赋可谓薪火相传。正如长跑是非裔的强项,而数字科学,则是华人的优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