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众质疑“这么热还不报40℃” 专家回应(图)

[复制链接]

34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49254
帖子
349255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6 20:3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应对高温“烤”验,需及时送上政策清风,以精细化服务,为所有劳动者切实降温入伏在即,高温持续。蒸笼模式下,体感似乎比预报更热,有网友怀疑高温预报会不会“刻意压低数值”?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据报道,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特聘专家朱定真回应称:“气象工作者不会有意将气温报高或报低,我们也会对预报员的预测进行评分,预报38℃但实际气温达到40℃以上,预报员是不得分的。”


↑7月14日,南京桑拿天回归,街头出行的市民或打伞或全副武装。图据视觉中国 有这种偏差其实是因为判断标准不同。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源于世界气象组织的规范标准,即从离地1.5米的开阔通风草坪上百叶箱内温度计所测的温度。体感温度则是气温叠加多种因素后的主观感受,受地区湿度、风速、体质、年龄等综合影响。俗话说心静自然凉,也说明体感千人千面,心情也是因素之一。 当然,从科普层面回应是容易的,但这或许并不能避免一到极端高温天,网友老是揪着问是否“故意不报40℃”。这意味着科普之后还需通过公开和对话,进一步消除疑虑、修复信任。全民麦克风时代,随手拍、“网友曝”成为网络议事的重要途径,一张图、一段视频发酵后,媒体介入、官方回应,开始变得越来越常见。如空气质量一样,温度高低影响每一个人,高温疑问自然容易成为关注焦点。 故而在相关专家进行科普后,还需关注广大群众反馈。根据相关新闻的留言区来看,人们想问的可能还有“然后呢”?除了对气温值高低的讨论外,高温下劳动者权益保障是否落实到位,也值得深入探讨。更进一步,在极端高温越来越常见的现实语境下,制度性降温的基本权益保障还需及时跟进。 气温不可控,配套的防暑降温措施,保障劳动者权益,就是体现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细节与温情的地方了。毕竟,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频发,许多地方极值一再被刷新。当高温成为常态,它的影响是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公共应对不可迟滞、失序。比如,今年华北、东北地区高校装空调成为热门话题,正说明应对气候变化是刚需,老办法应付不了新问题。 说到底,应对高温“烤”验,需及时送上政策清风,以精细化服务,为所有劳动者切实降温。比如,气象部门可以在体感温度及1℃温差的影响上精细化播报,或联合发布健康风险预警提示;劳动监管和相关执法部门工作也可细化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要求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执行高温作业时间规定,足额发放高温津贴。环卫、建筑、快递外卖等行业是否落实到位,需动态精准监控。若因高温作业中暑申请工伤的,不妨给予便利。 唯有现实权益保障到位,气温预报才能还原为单纯的科学问题。高温还在持续,消除公众的预报质疑,就在于不打折扣地落实,以制度性为劳动者降温避暑,提供人性化服务保障。 相关报道: 这个夏天,不少网友说感觉“气温怎么比预报的更热”,也有网友怀疑气象部门的高温预报会不会“刻意压低数值了”?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特聘专家朱定真对此进行了回应。专家表示,气象人不会有意报高或者报低。发布预报对预报员也是要打分的,预报38℃结果到了40℃那也是错了。预报一定越来越准,但是为什么跟老百姓的感觉不一样?因为观测环境和你在室外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在标准化的观测场里面,标准化的百叶箱里面的温度计测量出来的温度才是预报的标准、世界气象组织的标准,测到多少就是多少,那么这个环境下的温度和你站在马路边的温度明显会有差异,全球都要用这个环境下的温度来做比较。体感温度跟气温又不同,它还涉及到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湿度的大小。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