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0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韩国反华集会为何集中爆发?李在明装聋作哑(组图)

[复制链接]

34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47666
帖子
347667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8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文 | 青茶 前言 最近,韩国明洞街头爆发大规模反华集会,示威者高喊歧视口号,矛头直指中国游客和中韩合作。 面对这场风波,新总统李在明却选择沉默,令人不解。 中方大使馆一句强硬表态,打乱了韩方计划,揭开了集会背后的真相。 李在明的沉默,究竟是明智还是失策?


反华集会为何集中爆发? 2025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反华浪潮席卷韩国多个城市,尤其是在首尔、釜山和济州岛等中国游客聚集的核心区域。 这些集会表面上打着“捍卫国家主权”的旗号,实则在内容上充斥着赤裸裸的种族主义口号,如“滚回中国”、“抵制中国人”、“封杀中企”等等。 看似激进民众自发的示威,其实背后却是保守右翼势力精心编排的政治剧本。


就在几天前,前总统尹锡悦因涉嫌滥权而再次被法院收押调查,这位曾以“强硬对华”著称的领导人,其政治基本盘——右翼、亲美阵营也因此陷入崩溃的边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全国性的反华情绪煽动运动被迅速发动,其“巧合”程度令人质疑。 这不是第一次韩国政治势力利用“民族主义”来转移内部危机视线,2016年“萨德部署”时就已经有先例。


事实上,这种反华浪潮之所以能够瞬间形成规模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韩国媒体的高度集中与操控。 右翼媒体在尹锡悦执政期间已构建起庞大的舆论矩阵,它们将中国塑造成“外部威胁”的惯用伎俩早已驾轻就熟。 这一次,他们借用所谓“中国干涉韩国大选”的谣言,强行把民众对政治腐败的愤怒引导至外部敌人身上。 这种策略背后还有美国的影子。


美国白宫一边表态称“尊重韩国的自由选举”,另一边又悄悄散布“中国干涉选举”的论调,借此给李在明政府制造麻烦。 这一招既能削弱中韩关系,又能防止韩国在中美之间走得太近,可谓一箭双雕。 而李在明的“失声”其实也是政治算计。 他太清楚,如果此时贸然表态,极有可能会被右翼势力打成“亲中卖国”,不但影响执政根基,还可能成为下一波政治清算的目标。 在这样的夹缝中,他选择沉默,却也因此错失了先手。


中方一句话打乱部署 面对反华浪潮的扩散,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并未沉默。 7月13日,中国大使馆以极其直接的语言向韩方提出严正交涉,明确要求“韩方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保障中国公民人身安全”。 这一声明不仅仅是外交辞令,更是一记外交重拳——直接点名、明确警告、毫不退让。 中方的这句“人身安全必须保障”,不仅切中要害,更打在了韩方最不愿承认的软肋上。


因为一旦外国游客在韩国境内遭遇人身侵害事件,不仅对韩国的国际形象构成重大打击,更可能影响其旅游经济与国际信任基础。 更重要的是,中方没有止步于外交抗议,还通过多个渠道发布了提醒公告,鼓励中国公民“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并在遭遇威胁时“记录、报警、向中国使馆求助”。 这等于在国际上公开了韩国目前治安与社会管理的问题,也让外界看到韩国政府在面对极端民族主义浪潮时的无力。


李在明政府意识到问题严重后,外交部迅速向警方下发文件,要求“加强对集会的监控与执法”,但依旧未能阻止舆论对总统本人的批评风暴。 不少韩国媒体也指出,李在明一方面标榜“实用外交”,强调修复对华关系,另一方面却在关键时刻“装聋作哑”,令人失望。 事实上,李在明此前一直试图与中国建立稳定关系,强调韩国无法承受“疏远中国”的战略代价。


他甚至公开表示:“中国不仅是重要的贸易伙伴,更是影响朝鲜半岛稳定的关键力量。” 但在面对挑战时却选择沉默,这种不一致行为直接动摇了中方对其“务实外交”立场的信任。 中方在贺电中已明确表示,希望中韩能“继续携手推动关系发展”,但现在看来,李在明若不及时止暴制乱,不仅对国内失信,更可能对中方失去信用。 这场看似“街头事件”的危机,已经演变为一场对国家战略的严峻考验。


美方火上浇油,韩国陷入困局 在这一波反华风潮中,美国扮演的角色并不单纯。 事实上,美方早已介入韩国政坛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对华政策上的引导与干预愈发明显。 在尹锡悦执政期间,美方大力支持其“印太战略”立场,推行中韩脱钩,并借机将韩国深度绑定于美日同盟之中。 而现在,面对李在明的“务实路线”,美国却开始施压。


7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韩国出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理由是“韩国在对华政策上不够坚定”。 这一决定不仅给李在明政府在外交上制造了巨大压力,也让本已脆弱的韩美贸易关系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美国在媒体上不断放风,称“中方对韩国大选存在间接影响力”,试图构建一个“中韩勾连”的政治叙事框架。 这种言论在韩国保守派媒体上迅速扩散,加剧了国内对中国的不信任情绪。


而右翼政客更是借机将李在明打为“亲中走狗”,为其政治清算预埋舆论伏笔。 问题是,美国的战略目标并不是为了韩国的发展,而是为了牵制中国。 韩国在这个过程中充其量只是一个“棋子”。 而一旦李在明政府看不清这一点,继续摇摆不定、不敢与中方公开站在理性合作立场,最终失去的不仅是中方的合作机会,更是国家在中美之间的外交主动权。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在过去数年内一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尤其是在半导体、矿产、消费品等领域的依存度极高。 韩国电动汽车行业所需的稀土、钴、锂等关键原材料有超过80%来自中国。 若中方决定采取反制措施,后果将极为严重。 面对这一切,韩国必须做出战略选择:是继续玩弄“左右逢源”的政治投机,还是直面现实,回归理性外交。 如果继续让民族主义掌控外交方向,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自毁前程。


结语 中韩关系走到今天,早已不是单纯的邻里往来,而是牵动整个东北亚格局的关键变量。 韩国的每一步外交选择都不只是国内事务,更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命脉与地缘战略的走向。 李在明以“务实外交”作为执政理念的旗帜,就必须在关键时刻表明立场,不能再用沉默搪塞现实。 否则,中方不会一直容忍挑衅,经济报复、技术脱钩甚至旅游封锁都可能成为现实。 到那时,真正受伤的不是某一位总统,而是整个韩国社会。 从“反华集会”这场政治闹剧看出,民族主义不是挡箭牌,更不是外交的方向盘。 唯有重归理性,清晰表达善意,才能在风雨变局中稳住脚下这块土地。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