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澳洲打工度假签证政策对印尼放宽,大批印尼年轻人涌入澳洲劳动市场。
据澳洲广播公司报道,数据显示,仅2023至2024财年,就有4,578名印尼人获批首次打工度假签证,另有超过3,500人续签,意味着他们完成了至少88天的偏远地区劳作。
然而,这其中也埋藏着危险。2023与2024年间,至少9名持打工度假签的印尼人因交通事故在澳洲丧生,还有10人受伤。
频发的车祸不只是冰冷的数据,更是一场场家庭悲剧。
(图片来源:ABC)
来自雅加达的Robby Yahya Bachtiar原本满怀憧憬,要与已在澳打工的姐姐Armitha Safitri团聚。不料,姐姐在南澳工作期间,因操作不当驾驶失控,与一辆ute相撞身亡。
Safitri当时正在橙子包装厂工作,事故发生在Karoonda Highway。南澳警方在事后告知Bachtiar,缺乏驾驶经验的姐姐Safitri“犯了一个驾驶错误,导致车辆失控”。
这起事故对Bachtiar一家是毁灭性的,他的父母曾一度禁止他赴澳,担忧类似悲剧重演。
Safitri的遭遇并非个案,新州与西澳已发生多起涉及印尼背包客的致命车祸。
2023年12月,在新州Gunnedah附近,Lius Chandra驾车带4名朋友上班途中因雨天操作不当,车辆侧滑酿成三死两伤的严重事故。
(图片来源:ABC)
他本人持国际驾照,后被判18个月社区矫正令。他在声明中警告:“湿滑路面、高速驾驶非常危险,一定要减速、保持车距、避免突然打方向。”
印尼外交部指出,所有死亡案例均为持打工度假签证的年轻人。这些悲剧引发外界对澳洲交通系统的质疑:为何背包客可以独立驾车?他们是否经过足够培训?各州是否应对国际驾照使用施加更多限制?
目前,海外驾照在澳洲的使用规则因州而异,有些地区要求访客数月之内转换本地驾照,有些则允许长期使用,而考试要求也不统一。
大量打工者涌入农业和肉类加工等偏远就业市场,这些地区大多数无公共交通,背包客不得不开车上下工。
印尼社群代表Berry Lukman曾在南澳一间肉厂工作,他说道,“我常问他们为什么敢开车?他们说没办法,要上班就得开。”
(图片来源:ABC)
他指出,许多打工者低估了澳洲丘陵、急弯、湿滑等复杂路况。不仅道路危险,许多打工度假者初来乍到,还缺乏基础交通安全培训与保险。
印尼驻澳大使Siswo Pramono也表示,曾建议澳洲政府将保险作为签证强制要求,并不断提醒赴澳国人换领本地驾照。
他说道:“我们在网站写明了澳洲驾驶规则,也呼吁大家尽快适应。”
Gunnedah多元文化女性协会主席Lisanty Evans指出,雇主也应承担责任,为新员工提供交通安全培训。她建议可考虑组织拼车或集中接送方式,以降低风险。
全澳农场主联合会主席David Jochinke则坦言,农业领域严重依赖打工度假者劳动力,但“开车是我们每天面临最危险的行为之一”,任何意外都将给远方的家庭带来沉痛打击。
他表示,有些雇主确实提供交通服务,但仍有许多员工习惯或被动选择自己驾车。澳洲目前没有全国统一数据收集系统来监测持外国驾照者涉及的交通事故,多个联邦部门亦无法提供相关死亡人数。
国家运输研究机构专家David McTiernan表示,缺乏数据让制定政策更困难。他强调,若能追踪驾照来源国,可更有针对性提升交通安全。
(图片来源:ABC)
悉尼大学的劳工研究学者Chris Wright认为,打工度假签证早期本是文化交流项目,2005年后已变成“实际的劳工签证”,然而配套支持未能同步跟上。
他表示:“偏远地区道路复杂,必须确保这些年轻人具备安全驾驶的能力。”
目前,一起2023年发生的南澳车祸仍在审理中。印尼背包客Ari Hasan Asyari在夜班后驾车送工友返家,结果撞树致一人丧命,他本人随后被控“驾驶不小心致人死亡”,目前他已认罪,案件将在9月再次开庭。
事故中幸存者Naufal Hisyam回国后留下身体残疾,他的母亲Teti Ofianti说道:“他以前有很多想法,现在变得很沉默,我希望不会再有像他这样的受害者。”
尽管经历家人惨剧,Robby Bachtiar仍决定来澳工作。他说道:“我的父母曾不愿放我来,但后来同意了。他们给了我祝福。我也计划多积累驾驶经验,不能重蹈姐姐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