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0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500亿美元美国投资,为何日本觉得很划算(图)

[复制链接]

34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49081
帖子
349082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笔高达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承诺,成为日本换取美国关税减免的关键筹码。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巴克莱最新研报显示,这一5500亿美元(约80万亿日元)的投资承诺,甚至超过了日本2024财年约70万亿日元的税收和印花税收入。然而,深入解读这份协议的构成后会发现,这笔交易对日本而言,可能远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划算”得多。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美日就关税问题达成一致,美国将对包括汽车在内的日本商品统一征收15%的关税。作为交换,日本承诺设立一个5500亿美元(约合80万亿日元)的对美“投资工具”。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日本是“在我的指令下”进行这笔投资,白宫方面更强调,美国将获得其中90%的投资利润。但日本官方的描述却大相径庭。 5500亿美元:一个“总体框架”而非真金白银 巴克莱称,日本政府将这一5500亿美元的投资工具描述为一个“总体框架”。 报告援引日方解释称,这笔资金并非由政府直接拨付的“纯粹财政资金”,而是由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和日本贸易保险(NEXI)等政府附属金融机构提供的投资、贷款和贷款担保的额度上限。 这意味着,该框架下的资金只有在找到合适的项目且美日企业均有参与意愿时才会被动用,最终实际执行的金额可能远低于5500亿美元。报告甚至提到,预计由JBIC直接进行的投资仅占总额的1-2%,即约55亿至110亿美元。 基于上述利润分配的解释,日本在这项计划中可能损失的利息“最多只有几百亿日元”,这与日本通过关税减免所避免的“10万亿日元损失”相比,是“极其微小的”。 具体来看: 非全额投入:5500亿美元仅为“规划上限”,未必全部使用。 资金构成:JBIC直接投资预计仅占总额1-2%(即55-110亿美元);实施周期与特朗普任期同步,主要在2025-2028年间投放。 盈利分配:单个项目中,JBIC出资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0%(含美国企业实物出资),剩余90%由美日企业承担;该规则不适用于无JBIC参与的项目。该解释与美国宣称“美国获得90%收益”存在出入。 止损评估: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表示,即便最大损失也仅数百亿日元,相较关税削减带来的10万亿日元收益而言微不足道。 90/10利润分配?美日解读大相径庭 协议中最具争议的一点,是美方声称将获得90%投资利润的条款。报告揭示了日方对此截然不同的解读。 据报告引述,日方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解释称,所谓的“90/10”分配规则有严格的适用前提。它仅适用于JBIC参与投资的单个项目。在这些项目中,JBIC的出资额将被限制在总投资额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资金需要由美国和日本的私营企业投入。对于没有JBIC投资的项目,此规则完全不适用。 这种解释,与美方笼统宣称的“美国获得90%利润”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极大地降低了日本政府的潜在损失。 现实的执行挑战 即便双方达成共识,该框架的执行也面临巨大现实障碍。 根据巴克莱提供的数据,JBIC的投资、贷款和担保总余额约为18万亿日元,年度新增执行额不足1.5万亿日元,与80万亿日元(5500亿美元)的目标相去甚远。 此外,为支持该计划,JBIC需要大规模筹集外汇,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最核心的挑战在于,该框架的启动需要有吸引力的项目来激励美国和日本的私营企业参与。若缺乏商业激励,这个庞大的投资工具将难以被激活,最终可能仅停留在纸面上。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