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澳洲网红近日在Instagram上走红,因为他发布了一段视频,内容是自己将一张私人停车场开出的停车罚单从挡风玻璃上取下,揉成一团后扔到地上。
他在视频中配文写道:“别忘了:Wilson停车罚单是一场心理战。我才不读那篇长文”,这里提到的“心理战”是流行文化中“psychological operation”的简称,意指一种用来影响人们决定与情绪的行为。
该视频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说他可能因为无视罚单而被起诉,也有人称那根本不是罚款。
一人评论道:“一旦罚款加上罚金,会高到发出逮捕令,警方会锁车,直至付清为止。”
另一人表示:“这不是罚单,只是单据而已。只要不断提出异议就行。”
还有人表示:“Wilson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做这件事。”
那么,撇开乱扔垃圾可被罚250澳元这一点,这种情况下究竟有什么法律依据呢?
私人公司可以开停车罚单吗?
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在的位置。一般来说,私人停车场并没有法定权限直接获取你的地址去追讨费用,但这并非全无可能。
关键是要仔细阅读罚单背面的细则,Drive的专家此前就发现过一些所谓的罚单上直接写着“这不是罚款”,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利用你害怕被执行处罚的心理,促使你支付本质上是可选的费用通知。
由于这是私人公司开出的“罚款”,他们无法施加与政府罚单相同程度的惩罚。
维州消费者事务局指出:“当你在一家设有合适标识的私人停车场停车时,你即与运营方订立了合同。”
“私人停车场运营商不能开具停车罚单或违规通知——这些只能由有官方授权的政府机构发出。运营方可以发出‘违反合同’的通知,要求支付因未遵守公告条款和使用条件而产生的费用,这一通知通常是对‘预估损失’的索赔。”
简单来说,这不是罚款,而是合同违约,这属于民事问题。停车场运营方可能会找债务催收公司联系你,甚至提起民事诉讼。
得益于约10年前消费者法律的变更,与车辆注册信息相关的个人资料如今受到了更严格的保护。过去,私人公司可以轻松查到车辆所有人的信息,如今必须逐案申请。
消费者法律行动中心表示:“以我们的经验来看,私人停车公司在维州极少会为了单次停车罚单起诉你,尽管他们会发出此类威胁。然而,我们确实接到过消费者求助,他们因为累计了数百甚至上千澳元的罚单而被起诉。”
澳洲大多数州的法律,都让私人公司难以通过车辆注册信息获取车主资料,但塔州、西澳和南澳除外。
南澳和西澳的私人公司可以向市议会申请,由政府检查人员来执行他们的停车规定。
正如Downing Centre法院指出的,你不应主动提供自己的信息——这意味着不要通过停车运营商网站中的“争议”一栏联系他们,也不要主动提供联系方式。
“很多所谓的‘罚单’都会附带一个可供填写争议内容的部分。部分人会上当,将填完的通知寄回公司,从而向公司提供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公司便可利用这些信息,既作为你是当时司机的承认,又可用于发送更多通知,甚至将案件提交只地方法庭,指望你在开庭前与他们和解。”
不过,在部分情况下,支付这种“罚款”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在那些对个人信息有保护的州,如果你收到了私人公司寄出的纸质信件,这通常是他们升级案件的信号,这时不应忽视。
此外,如果你选择无视罚款,最好不要用同一辆车再次停进同一家停车场。若你违反了私人停车场的合同条款,私人公司有权拖走、上锁或扣押你的车辆。
但是,他们无权合法上门把你的车直接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