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新报告勾勒出一幅令人担忧的澳洲社会图景: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感到孤独,缴纳更高的税,却不得不推迟人生梦想。
(图片来源:9News)
墨尔本研究所(Melbourne Institute)今日发布2025年度《澳洲家庭、收入与劳动力动态调查》(HILDA),该报告自2001年起追踪数千名澳洲人的生活变化。
最新报告显示,高企的生活成本、不断削弱的社会联系,以及经济压力,正严重影响着全国民众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社交联系日益脆弱:我们正在变得更孤独
报告指出,澳洲人的社交关系正在持续减弱,这一趋势在新冠疫情后尤为显著。相比21世纪初,现如今我们不仅拥有的朋友更少,社交频率也大幅下降。
研究员、报告共同作者Inga Lass表示:“现在,我们不仅感觉朋友变少了,社交频率也远不如2001年。”
数据显示,每周与亲朋好友见面多次的澳洲人比例,从约32%骤降至20%,下滑幅度超过12个百分点。报告警告称,这种社交联系的减少,可能对整体生活质量产生潜在影响。
此外,澳洲人普遍表示身体疼痛的发生率在持续上升,且不只是受到人口老龄化影响。研究共同作者Ferdi Botha指出,低收入家庭的居民更可能常年忍受身体疼痛。
“赚得越少,可能忍受的疼痛就越多。”
通胀带来的“隐形税”,正拖垮生活质量
报告还发现,澳洲人所缴的平均个人所得税率,达到了2001年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并非税制变化,而是所谓的“税级爬升”。
收入为追上通胀而小幅上升,结果却被推入更高的税档,从而削弱了实际购买力。
经济学家Roger Wilkins教授指出,即使工资上涨,若“税级爬升”与物价飞涨同步发生,反而会导致劳动者生活水平下降。
(图片来源:9News)
他强调,这种情况对中等收入者的影响尤为严重。而且,报告也发现了一个显著的生活开支逆转迹象。
“2021年之前,人们在生活必需品上的支出占比呈下降趋势,但由于生活成本危机,2021至2023年间,这一比例反弹了4.5个百分点。”
换言之,越来越多的收入被用于支付住房、食品、水电这些“必须品”,可支配收入空间正在萎缩。
生育愿望下降,退休年龄推迟
报告还揭示,经济负担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生大事——生孩子和退休。
历史上首次,澳洲男性理想子女数跌破“两孩”门槛。尽管大多数人仍希望有两个孩子,但希望生一个甚至不生孩子的人群显著增加,女性也呈现同样趋势。
Lass分析称,这与潜在父母的核心担忧直接相关:“潜在父母对自身财务安全和抚养孩子的成本愈发担忧,不敢轻易迈出组建家庭的步伐。”
与此同时,“60多岁就退休”的梦想越来越难实现。数据显示,女性60-64岁组中,已退休者比例从2003年的70%跌至2023年的41%。
男性同年龄段,退休比例更是从49%锐减到27%。
报告指出,有些人是主动选择延迟退休,但更大一部分人是被迫继续工作,根本无法安心养老。
报告还指出,澳洲正面临一个被忽视的老龄危机——租房退休者人数在20年内翻了一番,同时,实际年租金支出上涨了37%。
共同作者Kyle Peyton警告称:“养老金已难以支撑未来更多买不起房的年轻人独立养老。”
过去能靠自有住房减轻晚年压力的模式正在瓦解,而未来更多“被迫租房养老”的人,可能面临巨大经济压力。